450条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
地球与地图基础知识
- 地球形状:两极稍扁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。
- 地轴:假想的通过地心并与水平面垂直的直线,指向北极星附近。
- 南北回归线:太阳直射点最南、最北界线,分别位于南、北纬23°26’。
- 经线和纬线: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经线,与赤道平行的线是纬线。
- 本初子午线:即0度经线,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。
- 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的划分: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,向东向西各分180度;赤道以北为北纬,以南为南纬。
- 时区: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,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。
- 地方时:因经度而异的时刻,每差一个经度时间相差4分钟。
- 区时:相邻时区的同一时间的平均值,采用的标准时。
- 日界线: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重合,位于180度经线。
自然环境及其区域差异
- 地形分类:平原、高原、山地、丘陵、盆地。
- 等高线图的应用:判断坡向、坡度大小、海拔高度等。
- 气候类型及分布:热带雨林气候、热带草原气候等。
-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:赤道低气压带、副热带高压带等。
- 洋流及其影响:暖流增温增湿,寒流降温减湿。
-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、降水、径流等。
- 陆地水的分类:地下水、湖泊水、河流水等。
- 全球主要河流及其流域特征:长江、亚马孙河等。
- 世界三大生态系统:森林、海洋、湿地。
- 中国四大盆地的特点:塔里木盆地、准噶尔盆地等。
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
- 矿产资源的基本概念:矿石、矿物、能源矿产等。
- 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:耕地、草地、林地等。
-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:人口增长、经济发展、污染等。
-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:维持生态平衡、提供物质和服务等。
- 能源安全的重要性:保障社会发展、国家安全等。
- 新能源开发:太阳能、风能、核能等。
- 区域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:酸雨、臭氧层破坏等。
- 可持续发展原则:公平性、持续性、共同性等。
- 绿色GDP的概念:既考虑经济增长,也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。
- 国际合作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上的作用:气候变化谈判、濒危物种保护协议等。
人文地理要素与区域发展
-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:经济、政治、文化等。
-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:工业化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等。
- 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: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。
- 交通线路布局的原则:合理性和适用性。
- 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:游览价值、集群状况、地域组合状况等。
- 世界著名工业区和科技园区的特点:德国鲁尔区、美国硅谷等。
- 区域发展的阶段理论:中心外围论、核心边缘模型等。
- 新经济地理学的代表人物:克鲁格曼等。
- 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意义:促进沿线国家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等。
- GIS技术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:空间分析、规划支持等。
以上仅列举了一部分重要的地理知识点,实际的高中地理复习应包含更广泛的内容。学生在记忆这些知识点的同时,还应该理解其内在联系,并通过练习题和模拟试卷来巩固所学知识,提高解题能力。
本内容由用户:智慧园丁分享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uijixin.com/a/37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