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征时间起点和终点

长征,这段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史诗,以其艰辛的历程和伟大的意义,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。其时间起点为1934年10月10日,地点是江西瑞金;终点则为1936年10月22日,地点是甘肃会宁。这段历时两年零十三天的征程,不仅是红军战略性转移的体现,更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顽强意志、坚定信念的极致展现。

1934年10月,第五次反“围剿”的惨烈失败,将中国工农红军逼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。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包围,使得中央革命根据地岌岌可危。为保存革命力量,中央红军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战略转移——长征。这并非一次简单的军事行动,而是一场关乎中国革命命运的生死攸关的豪赌。

长征的起点,江西瑞金,曾是红军的根据地,也是革命的火种燃起的地方。然而,面对强大的敌人,红军不得不放弃这片热土,踏上漫漫征程。出发时,红军总人数约30万人,这支队伍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志士,他们怀揣着共同的理想,向着希望的彼岸进发。

长征时间起点和终点

长征的路线,并非一条笔直的道路,而是蜿蜒曲折、充满险阻的山川河流。红军将士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:翻越崇山峻岭,跨过奔腾江河,穿越茫茫戈壁,与饥饿、疾病、严寒以及敌人的围追堵截进行着不懈的斗争。在长征途中,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,攻克了数百座城镇,付出了巨大的牺牲。据统计,红军长征途中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,攻占了700多座县城,无数英勇的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,营以上干部牺牲人数高达430余人,平均年龄不到30岁。这支队伍,以其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,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。

长征的终点,甘肃会宁,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方。1935年10月,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,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,标志着长征取得了阶段性胜利。此后,红二、四方面军也陆续到达会宁,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,宣告了长征的最终胜利。到达终点时,红军人数锐减至约2.5万人,但这支队伍不仅保存了革命的火种,更重要的是,他们历经磨难,锤炼出一支更加坚强、更加成熟的革命队伍。

长征的意义,远远超越了其军事战略的层面。它不仅是一次战略性转移,更是一场伟大的思想洗礼和精神升华。长征过程中,中国共产党纠正了“左”倾冒险主义的错误,反对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,增强了党的团结统一,巩固了党的领导地位。长征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、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。这种精神,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,也鼓舞了全国人民,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长征的胜利,不仅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力量,也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,为中国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。更重要的是,在抗日战争即将全面爆发之际,红军三大主力在西北会师,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承担起了中国革命新任务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职责。

长征用铁的事实证明,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,他们拥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。这段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史诗,将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勇向前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长征的起点和终点,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标识,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,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、勇往直前的精神图腾,它将永远激励后人,砥砺前行。

本内容由用户:hjx_admin分享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uijixin.com/a/2122.html

Like (0)
hjx_adminhjx_admin
Previous 2025-01-03 10:16:34
Next 2025-01-03 10:17:03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