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二十四节气表

2024年二十四节气表

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,它以其精准的预测和对农事活动的指导作用,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。2024年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如下,以下将结合节气特点进行详细解读:

一、春季(立春至谷雨)

2024二十四节气表

立春(2月4日16:26:53,农历腊月廿五): 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,万物复苏,阳气上升。此时节,虽然乍暖还寒,但春回大地之势已不可阻挡。人们开始关注春耕备耕,准备迎接新一年的农业生产。古人有“立春打春”的习俗,以祈求来年丰收。

雨水(2月19日12:12:58,农历正月初十): 雨水节气,降雨增多,空气湿度加大,万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开始充沛起来。此时节,田野里开始出现融雪化冻的景象,为播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。人们也开始进行一些早春农作物的播种,例如油菜、小麦等。

惊蛰(3月5日10:22:31,农历正月廿五): 惊蛰,意思是春雷始鸣,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。这标志着气温回升,万物开始生长,农事活动也随之增多。人们会开始进行田间管理,例如施肥、除草等。

春分(3月20日11:06:12,农历二月十一): 春分,昼夜平分,标志着春季过半。春分前后,气温回升明显,雨水增多,是播种的最佳时节。许多地区会进行春耕大忙,播种各种春播作物。

清明(4月4日15:02:03,农历二月廿六): 清明节气,气候清爽,万物生长,是祭祀祖先、踏青郊游的好时节。同时,也是春耕的重要时期,需要及时进行田间管理,确保作物生长良好。

谷雨(4月19日21:59:33,农历三月十一): 谷雨,雨生百谷。此时雨水充沛,对谷物生长十分有利。这时节,春耕基本结束,人们开始关注作物的生长情况,做好田间管理工作。

二、夏季(立夏至大暑)

立夏(5月5日8:09:51,农历三月廿七): 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,气温显著升高,万物生长迅速。人们开始关注夏收作物的生长情况,做好防暑降温工作。

小满(5月20日20:59:17,农历四月十三): 小满,麦类等作物籽粒开始饱满,但还没有完全成熟。此时节,农作物生长迅速,需要加强田间管理,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。

芒种(6月5日12:09:40,农历四月廿九): 芒种,麦类等作物成熟,需及时收割。此时节,农业生产进入收割和种植新作物的忙碌阶段。南方一些地区会开始种植水稻等夏播作物。

夏至(6月21日4:50:46,农历五月十六): 夏至,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,标志着盛夏的到来。气温持续升高,人们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,同时也要注意农业生产的防旱措施。

小暑(7月6日22:19:49,农历六月初一): 小暑,暑气初现,气温持续升高,是全年最热的一段时间之一。人们需做好防暑降温,确保身体健康。农业生产也需要注意防旱、抗高温。

大暑(7月22日15:44:11,农历六月十七): 大暑,一年中最热的一天,气温最高,农业生产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。

三、秋季(立秋至霜降)

立秋(8月7日8:09:01,农历七月初四): 立秋标志着秋季的开始,虽然气温仍然较高,但秋天的气息已经开始显现。农作物开始成熟,人们开始准备秋收。

处暑(8月22日22:54:48,农历七月十九): 处暑,意思是暑气将尽,气温逐渐下降。此时节,秋收工作进入高潮,人们忙着收割庄稼。

白露(9月7日11:11:06,农历八月初五): 白露,气温下降,早晚出现露水,标志着天气逐渐转凉。秋收基本结束,人们开始准备秋耕。

秋分(9月22日20:43:27,农历八月二十): 秋分,昼夜平分,秋季过半。气温继续下降,秋高气爽,是外出游玩的好时节。

寒露(10月8日2:59:43,农历九月初六): 寒露,气温下降明显,早晚寒气逼人,露水凝结成霜。秋收秋耕基本结束,人们开始准备过冬。

霜降(10月23日6:14:32,农历九月廿一): 霜降,气温骤降,出现霜冻。农作物生长基本停止,人们开始准备越冬储备。

四、冬季(立冬至大寒)

立冬(11月7日6:19:49,农历十月初七): 立冬,标志着冬季的开始,气温持续下降。人们开始做好防寒保暖工作,准备过冬。

小雪(11月22日3:56:16,农历十月廿二): 小雪,气温进一步下降,开始降雪。农业生产进入休整期,人们开始准备过冬的物资。

大雪(12月6日23:16:47,农历冬月初六): 大雪,降雪增多,气温更低。冬季农事活动减少,人们主要进行一些室内活动。

冬至(12月21日17:20:20,农历冬月廿一): 冬至,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,标志着数九寒天的开始,气温达到一年中的最低点。冬至过后,白昼时间逐渐变长。

小寒(2025年1月5日10:32:31,农历腊月初六): 小寒,气温寒冷,接近一年中最冷的时期。

大寒(2025年1月20日3:59:52,农历腊月廿一): 大寒,一年中最冷的一天。

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时间的标记,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,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,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。理解二十四节气,不仅可以更好地感受自然规律,更能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
本内容由用户:hjx_admin分享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uijixin.com/a/2072.html

Like (0)
hjx_adminhjx_admin
Previous 2024-12-30 10:16:43
Next 2024-12-30 10:17:19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